[其他] arterial venous malformation

[其他] arterial venous malformation

avm:arterial venous malformation
根据100例幕上AVM的观察将病变分为五类:
①多单元型:由多根动脉与静脉组成血管团,含有多处AV瘘。约占总数的82%。
②一单元型:祗有一根供血动脉及一条引流静脉形成的单独的AV瘘。多为小型病变,约占10%。
③直线型:有一根动脉直接与一静脉或静脉窦相连。多见于婴儿,例如大脑大静脉瘤,约占3%。
④复合型:颅内及颅外动脉双重供血,回流静脉亦有颅内的与颅外的,约占3%。⑤静脉壁型:由颅外动脉直接与颅内静脉窦相通,或经动脉的头皮、颅骨、及硬脑膜支与颅内静脉窦沟通,很少见,约占2%。
根据手术完整切除的AVM标本65例经灌注塑料后观察,认为可将AVM分为四类:
①曲张型:动脉与静脉均明显曲张,相互扭结在一起,内含有多处AV瘘,占64.6%。
②帚型:动脉较挺直,从动脉发生树枝状分枝,直接进入静脉,静脉的曲张亦较轻微,占11%。
③动静脉瘤型:动脉与静脉都很粗大,有多个不规则的球囊状膨大结构所组成,占12.2%。
④混合型:为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体。
组织学检查示病变由大小不等的血管组成,管壁厚薄不等,呈各不同角度的断面,但都较成熟,具有正常血管层次。内膜呈不同程度增生,有的突入管腔,几乎堵塞管道。粥样硬化斑散在可见。部分管腔内见有血栓形成。血管间隙内有结缔组织及少量变性的脑组织,但不见毛细血管。出血迹象随处可见。

在AVM周围的脑组织有缺血性改变,血管扩张,白质水肿,并有胶质增生所形成的假包膜。出血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如腔隙的形成,含铁血黄素的沉积等散在可见。病变对侧的脑动脉由于向病侧提供侧支亦可增粗,偶可见到有动脉瘤形成。巨大型高流量AVM可因使血液回流量增加而使右心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婴幼儿中尤为多见。
临床表现
只有少数隐性及较小的AVM可以长期没有症状,绝大多数AVM病人到一定年龄时都会发病。发病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卒中型 多见于青少年在1次体力活动或情绪波动之后,也可以完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严重者随以意识障碍或昏迷,醒后有失语,偏瘫、偏感觉障碍、偏盲等。

(二)癫痫型 多见于较大的AVM病例中,有间歇性抽搐发作,可以为部份性或全身性,也可先以部分性抽搐开始,以后继发性向全身扩散。此型见于20~40%的AVM病例。抽搐的长期结果可有轻瘫并有轻度肢体萎缩。有癫痫发作病人,如再有SAH发作,则AVM的诊断即可确定。

(三)短暂脑缺血型,又称TIA型 出现反复的短暂的肢体瘫痪或无力,一般都在体力活动或运动之后,但历时很短,迅即恢复正常。情况很象脑缺血性卒中,但病人年纪轻,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史。

(四)肿瘤型 发病较慢,呈逐渐发展的肢体瘫痪,主要是由于进行性脑缺血或AVM有部分血栓形成所引起。

除以上发病的型式不同外,病人还可有下列一些症状:

1.头痛60%以上病人有长期头痛史,大多局限于一侧,类似偏头痛,可能与脑动脉及脑膜动脉的扩张有关。

2.进行性智力减退 见于巨大的AVM中,由于脑盗血的程度严重,脑组织有弥漫性缺血及发育障碍。有的因癫痫发作频繁,脑功能受到癫痫放电及抗痫药物的双重抑制作用使智力减退。

3.颅内杂音 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要比旁人能听到者为多。当AVM巨大并位于浅表部位或累及硬脑膜或颅外组织时,杂音才较明显。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可使杂音消失。

4.眼球突出 为较少见的AVM症状。可见于颞叶前端或有较大静脉引流入海绵窦,引起该窦静脉压增高时。但都没有眼球的搏动。

幕下的AVM要比幕上的AVM隐蔽,症状亦较少。大多均因有自发的SAH而被发现。少数是因为颅内压增高,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障碍,进行性共济失调等才被检查出来的。

(没有控制不住说话的症状!不知道是妙手杜撰还是几率太小没有写上!)

GMT+8, 2024-11-23 01:31 PM, Processed in 0.013163 second(s), 6 queries,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Discuz! 7.2© 2001-2009 淘友网Comsenz Inc.京ICP备05005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