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 【灌水】山川满目

回复: 【灌水】山川满目

谁说月儿是女猪鸟 她只是路人甲 狂汗
还有 姐夫 表乱叫 你小姨子我还素要嫁银滴

TOP

回复: 【灌水】山川满目

我以为某疯的大作会和某鱼雷先生的一样等到我头发白了牙齿松了才牵着我那位老爷爷的手,两人六足的走去书肆里买来读的……没想到今天就在眼前了,真是……真是……(虎目含泪ing)
写古装故事是需要实力和底气的(看看jas从来不写古装,非不为耳,实不能耳),从历史到风俗到服饰到饮食,一件一桩都需要皓首穷经,不能信手拈来的。某疯为了写这篇文一定没少做功课,从名字到回目,到遣词到对白,无不透出潜心研究出来的精致……精致到了极处,却是一派天真。
jas在爱看闲书的时代,也读过不少古装言情作品,可后来爱上的却是藤萍,认为藤萍写的古装故事比时装好得多,她的古装故事……其实我也分不清,写的是情,还是侠。金庸的射雕,比琼瑶的还珠要高,不过也就是因为,琼瑶在谈情,而金庸在写侠。过于铁血的侠客故事我也是不感冒的,我爱的只是那一种,正气浩然而又柔情刻骨的……啊,就像温瑞安笔下的苏梦枕(哎呀我真的爱苏公子呀)和雷纯。
在jas变态的品味里,古装男猪一般要穿白衣(疯说,一身缟素),最好不要太横肉,要单薄文弱一点的(但是意志要超级坚强,不然一虐就死了),女猪要外柔内刚(无缘和女猪同姓,和路人甲同姓也很幸福的),男猪出手救女猪当然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我记得某疯还有什么白衣病榻情结……真寒……
荷风书斋,和风客栈,虽然是深秋,都是春意拂人的感觉,某疯真是跟风有缘分啊……我算是王子公主派吗?反正我陷进来了,果然是……好深的怨念沼泽……幸好我穿着胶鞋啊……
BTW:你怨谁啊?我好像没得罪你……不过我就知道就算我对你再好你也不会对他们下手留情的……

TOP

回复: 【灌水】山川满目

小lp滴大作,偶当然素要拜读滴
山川满目皆是情,偶咋看不出啥米暴力倾向,难不成偶真素老眼昏花了
杨月儿和无名哥哥的邂逅,是否预示着一段故事的开始
其实一直以来,我并不太喜欢古装,也许是那离我太遥远,也许是我无法感受那时的情感,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时光真能倒流,越是生活简单的年代,越是容易幸福
嘿嘿,别想偷懒,偶会来催稿滴,:em13: 闪人

~~美好太短,遗忘太长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TOP

回复: 【灌水】山川满目



一、羁眺伤千里



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露滋不堪栖,使我常夜啼。

愿逢云中鹤,衔我向寥廓。愿作城上乌,一年生九雏。何不旧巢住,枝弱不得去。

何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唐·李峤《鹧鸪》





“爹爹,我们几时回家啊?几时再有东西吃?”小女孩拉着父亲残破的衣角,怯怯地问。

男子哄道:“月儿乖,咱们再走一会儿就有吃的了。”他形销骨立,双腿布满伤口,有些已化脓淤血,每走一步都是无比难受,只是为了女儿强撑。

男子名叫杨川,是苏国边境人士。苏周两国交界一带近年来时有战乱,又遭天灾,两国都下令锁住边境往附近城中的道路,边境一带积了许多难民,一时盗匪横行,人吃人之事也时有发生,许多百姓携妻带子出逃。

杨川的妻子在逃难途中被路上饥民捉去吃了,只他带着女儿逃出。父女俩历尽千辛万苦,但盼到找到地方安顿下来。只是路上也是饥荒处处,饿殍满地,此刻父女俩走在一个树林中,早已不知何去何从。

杨川又走了几步,终于不支,昏倒在地。

女孩杨月儿吓呆了,抢上极力搀扶。她在路上见到许多人,倒地之后再也没有爬起身来,就此死去。她人矮力小,又挨饿受冻多日,想要扶父亲,哪里扶得起来,只能哀哀痛哭而已。



杨川始终昏迷不醒,月儿哭叫父亲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弱。

一双手伸了过来,抚着她头顶,柔声道:“别哭,别哭!你爹爹不会有事。”

女孩回头一看,身后有三个男子,为首那位一身缟素的年轻男子蹲下身温和地望着她,安慰道:“莫怕,我们会救你爹爹。”



两年后,苏国以西秋山城中客栈。

“爹爹,这位大哥要一碗汤面,两个菜饼!”杨月儿扬声叫道。她生得骨肉婷匀,但早已不是两年前奄奄一息的模样了。

“好咧!一碗汤面,两个菜饼!”她父亲杨川连忙答应。杨川一副精明生意人样,谁又想得到他两年前竟饿昏荒林,险些丧命。



当日那位年轻人救了他父女,并将二人在秋山城中妥善安置,便飘然而去。遭遇颠沛流离之人总想早日落地生根,杨氏父女二人身子稍稍恢复之后,便开始自力更生,在城中一家食肆做活。

秋山城所在十分荒僻,远离诸国,烽火不至。城中多是近年避难之人,受到救援或经人指引前来投奔。救人者有老有少,有僧有俗,都是不愿透露姓名,遇人追问,便说是受“汾阴客”所托。至于汾阴客本人,有人传说是一位斯文的青年公子,真面目如何,却是谁也没有见过。



杨氏父女无亲无故,留在城中,倒也安乐。半年之后,有人到访。那人是当日救杨氏父女那位少年的侍从之一,亦是秋山城城主。特意登门,要将是城中新建的一家客栈托给杨氏父女打理。

杨川不想受此大礼,便要推辞,城主道:“打理客栈本是小事,我家公子想请杨大哥受累办一件难事:若有人投奔本城,请杨大叔在客栈收留照料几日。”

杨月儿听了雀跃:“无名哥哥让我们帮着救人!”当日那位少年救杨氏父女时不愿透露姓名来历,月儿便一直称他无名哥哥。

杨川也喜道:“这是积德的事,该做的,该做的。只是客栈——”他为人诚朴,只觉平白得个客栈总是不当。

城主道:“杨大哥也知道,本城临时投靠的人不少,会吃垮了客栈也未可知。我家公子说道:‘小侄既不懂经营又不会烹饪,想来想去,相识的人里只有杨大叔做过这些活。只好脖子一缩,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杨大叔了。’”他转述年轻人的话,不禁一笑,接着庄容道:“还请杨大哥杨姑娘勉为其难,帮敝上一个忙。”

“无名哥哥,就叫做汾阴客?”杨月儿笑着问。

城主也不否认,蹲下身子和月儿对视,眨眨眼一本正经地道:“嘘,天知地知我知你和你爹爹知。”

“有人问起,就是不知道,月儿没见过。”杨月儿接口。

城主微笑颔首。

杨川见此情景,也欣然从命,从此当上和风客栈大掌柜。



秋山城中物资并不丰裕,杨川却打理有方,把客栈整治得井井有条。投奔秋山城的难民陆续到来,客栈花费大增,城主每月送物资过来维持。人人初到客栈时都颇为狼狈,但休息些时日元气渐复之后,无不极力振作,出去自觅生计。杨川父女自己曾经历磨难,明白他们心中极欲靠着自身力量安定下来,总是设法相助。一家和风客栈,帮助不少人重获新生。

有些人离开客栈后留在城中,自立之余帮着出些绵力贴补城中开销。有些人离城往异地,客栈也尽其所能供给路费,同时提醒众人,某几座城中有和风字号,各位“汾阴客”的朋友在当地若有为难之处,不妨进去商量,或可相助一二。



江州。

城中有家和风书斋,店面不大,却人人皆知。那书斋也不卖圣贤书,只卖些什么《林野记》《江延龄传》,署着“汾阴客”之名。那些书中多是荒诞无稽之谈,虽写尽悲欢离合,却纯属子虚乌有。奇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争相购买传抄。每逢双月二十,汾阴客新书面世之时,和风书斋门庭若市,蔚为奇观。



千里之外,周国都城。

一家荷风书斋,也是人头涌动,争购汾阴客新著。

“二公子,让属下夫妇跟着您吧!属下的儿子也大了,他来经营都城产业,属下夫妇随侍二公子。如今天下不靖,二公子孤身一人……”荷风书斋后堂,一名中年男子虎目含泪,向一位年轻人说道。

那年轻人正是汾阴客。他微微摇头道:“周叔叔,小侄昔年所犯之罪,万死莫赎。你和林叔叔不但不厌弃,还背井离乡,为小侄辛苦多年。如今都城中各项产业略有进项,事务冗杂,只有劳烦两位叔叔和周世兄帮小侄料理。”

周妻眼泪汪汪地劝道:“二公子,当年之事全是意外。二公子菩萨心肠,许多百姓仰仗公子,公子切莫自责,要多多珍重贵体。”

年轻人连忙应了。又细细言明如何定期遣人送新书上门。

周氏夫妇知他去意已决,挽留不住,只得含泪送他出城。



城外烟雾迷蒙,年轻人孤身独行,单薄的背影很快便消失在苍茫天地间。

TOP

GMT+8, 2024-6-22 06:51 PM, Processed in 0.007958 second(s), 5 queries,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Discuz! 7.2© 2001-2009 淘友网Comsenz Inc.京ICP备05005829号